一季度,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23.92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同期增长5.04%,其中:农业产值1153万元,同比增长3.37%;林业产值75万元,与上年持平;牧业产值20117.92万元,同比增长6.23%;渔业产值670万元,同比下降18.29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8万元,同比增长0.69%。
一、种植业生产情况
一季度,黄南州农业生产开局良好,春耕备耕有序推进,各类农资供应充足,满足全州农业生产需求。
(一)调整优化种植结构。2024年我州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28.87万亩,其中粮食作物12.34万亩,油料作物7.04万亩,蔬菜0.8万亩,其他作物8.69万亩。
(二)蔬菜生产呈平稳增长趋势。一季度,蔬菜播种面积554亩,同比下降0.79%。其中:叶菜类播种面积63亩,增长7.12%;瓜菜类播种面积93亩,增长52.95%;茄果类播种面积345亩,下降11.69%;葱蒜类播种面积30亩,增长12.22%。蔬菜产量248吨,同比增长11.35%。其中:叶菜类54.3吨,增长7.4%;瓜菜类产量88.7吨,增长61%;茄果类产量54.5吨,下降17.8%;葱蒜类产量45吨,增长21.6%。
二、畜牧业生产情况
一季度,全州牲畜存栏190.77万头(只),同比下降8.85%,其中:牛存栏91.71万头,增长6.1%;羊存栏99.06万只,下降19.4%。牲畜出栏6.04万(头)只,同比下降4.58%,其中:牛出栏 2.22万头,下降4.6%;羊出栏3.58万只,下降9.6%;生猪出栏0.24头,增长437.8%。畜产品产量达3016.06吨,同比下降1.07%,其中:牛肉2165.3吨,下降2%;羊肉668.8万公斤,下降16.9%;猪肉181.96吨,增长415.8%;奶产量2881.75吨,同比增长157.89%。
三、渔业发展步伐放缓
一季度水产品总量达30吨,比上年同期下降68.42%。渔业产值达670万元,同比下降18.29%。
四、存在的问题
一是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。很多种植户缺乏温室大棚种植和管理经验,种植收益不高,影响种植的积极性,加之土质等原因,我州部分温室大棚处于闲置状态,设施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。
二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。由于黄南地处西部偏远地区,生态有机畜牧业产业单一,二、三产业发展程度不高。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,地方财力拮据,政府资金杠杆撬动能力不强,基础设施滞后,单靠省级项目带动建设,导致发展动力不强,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,限制了地方特色农牧业的发展。
三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。现有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牧民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密,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,适应市场的能力弱,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,对区域内特色农牧业产品带动力不足。现有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,产业发展范围有限,对周边农牧民生产的带动能力不强,难以提升特色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。已取得有机认证的企业和品牌单打独斗,没有形成市场合力,绿草源、西北骄、叶堂等有机牛羊肉品牌市场认知度不高,品牌效应不足。
五、意见建议
(一)强化责任落实,提高资源利用。财政、农牧和科技部门要成立工作组,深入基地督促、指导,帮助企业、农户仔细查找生产经营中的问题,及时向政府反映温室大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,多措并举帮助企业、农户发展生产,确保财政资金发挥积极效应,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,提高温室大棚使用效益、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(二)加大政策扶持,优化营商环境。一是加大项目支持力度,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支持农牧业专项资金项目的同时,建立稳定增长的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,并通过项目形式,对示范区建设进行扶持。加大各类投资项目的整合力度,加强示范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。二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。降低信贷门槛,开发新型牧区信贷产品,逐步破解牧民“贷款难”的问题。同时要依托规模大、实力强和信誉好的有机畜牧业龙头企业,对繁育养殖、防疫到屠宰加工、销售的一体化畜牧业产业链提供信贷资金支持,拓宽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。
(三)强化带动作用,提高竞争能力。加大对生态有机畜产品“龙头企业”的扶持力度,支持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,发展畜产品深加工,通过技术改造、项目倾斜等措施,不断扶持壮大现有规模企业,建立生态有机畜产品生产、加工和销售相结合的产业化运作模式,以龙头企业为承载,不断延伸产业链,使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,提高企业及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
,火爆的传奇